防煙和排煙設施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
一、情景描述
某商業建筑,建筑總高度26m,總建筑面職137519㎡。其地下一層為地下汽車庫、人防、設備用房和建筑面積為10000㎡的地下商業。地下汽車庫停車數499輛,建筑層高3.70m,凈高2.30m,主梁高0.90m, 車庫防火分區面積均小于4000㎡,防煙分區面積不大于2000㎡,機械排煙系統按防火分區設置,并按排風與排煙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風口與排煙口分開設置,系統排煙量按6次/h換氣次數計算,其中-大的一個機械排煙系統為PY(F)-B1-3系統,為防煙分區Ⅰ (面積1426㎡),防煙分區Ⅱ (面積1726㎡) 和防煙分區 Ⅲ(面積2000㎡) 服務,其排煙風機的排煙量為53280m3/h,系統構成見圖2-31-1。
1.排煙風機,2.排煙防火閥(280OC),3.風機房隔墻,4.排煙防火閥,5.排煙防火閥(280OC),6.排煙口(帶閥),7.防火閥(70OC),8.上排風口,9.下排風口
該系統的主排煙風管上壁貼主梁底敷設,每個防煙分區接出-排煙支管,支管從主管接出處設有排煙防火閥。在每條支管的適當位置上設有二個排煙口,均設在風管下壁,每個百葉排煙口均帶排煙閥,具有手柄啟動和電信號自動控制功能,平時常閉,每個排煙口距防煙分區-遠距離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條支管的適當位置上接出二條排風豎管,在接出處設70OC防火閥,平時常開,在溫度達到70OC時,能自動關閉,在豎管上還設有上下兩個常開百葉風口,上部和下部排風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車尾氣。主排煙風管進入風機房后與正壓送風機保持3m遠距離,并在接入排煙風機前設置280℃自動關閉的總防火閥,該閥動作后能聯動排煙風機停運。該系統所服務的區域設有機械補風系統. 補風量按風機排煙量的50%確定。
該地下汽車庫設有與地上商業共用的防煙樓梯間并設有正壓送風系統,采用樓梯間豎向井道加壓送風,前室不送風方式,風口為常開百葉風口,風口按“每隔二到三層設-個風口的原則”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層,加壓送風量按規范選用,能滿足門洞風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業區有餐飲場所,廚房油煙管道采用不銹鋼板制作,并沿防煙樓梯間敷設致屋面。
發生火災時建筑內所有通風空調系統的電源自動切斷,火災確認信號自動啟動排煙風機運行并聯動打開著火防煙分區的排煙口,當排煙風機前的總防火閥280℃自動關閉時排煙風機聯動停運。火災時,當進入排風支管的煙溫達70℃時支管上的防火閥自動關閉,并聯動排煙風機停運。
該系統在消防驗收時,采用在現場向感溫探測器加溫,使其動作,并手動按下手動報警按鈕,系統上的排煙風機轉入排煙工況,并聯動系統上的6個排煙口自動開啟,隨后驗收人員用柔軟紙條貼在排煙口處,只見軟紙條未被風口吸引,因此該系統驗收不合格。
二、案例說明
本案例涉及防火內容較多,主要分析下列內容:
(一)機械排煙系統的構成。
(二)機械排煙系統的基本技術要求。
(三)機械排煙系統的聯動控制要求。
(四)機械排煙系統的驗收內容和要求。
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一)檢查設置防排煙設施的部位有沒有按照相關規定。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相關之規定,某些部位是必須安裝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備的,其中包括封閉避難層、采用自然排煙措施的防煙樓梯間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前室、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以及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等等部位。
(二)檢查系統的設置是否恰當,如正壓送風和機械排煙兩大系統。通常而言,高于32層的高層建筑、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與避難層都要設置分段送風系統,當必須要共用一個系統的時候,一定要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風管上設置壓差自動調節裝置。
(三)檢查風機選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當負擔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時,應按-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于120㎡/h計算;其次,當排煙風機負擔一個防煙分區時,應按該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于60㎡/h計算;-后,中庭體積小于17000m?;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6次/h換氣計算;如果中庭體積大于17000m?;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4次/h換氣計算;但-小排煙量不應小于102000m?;/h。根據計算值的大小,可選擇離心風機、排煙軸流風機,也可選擇自帶電源的專用排煙風機。
(四)檢查送風口或排煙口的安裝位置是否妥當。正壓送風口的設置位置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一般防煙樓梯間的送風口需要每隔二至三層設置,前室的送風口就必須層層設置,不能有任何遺漏;其次就是每個送風口的面積大小一定要按照標準來進行正確的設置,千萬不可以憑感覺而定
(五)測試排煙防煙設施的功能是否完備,包括正壓送風及機械排煙兩大系統,缺一不可。風機配電要滿足要求,在-末一級配電箱處必須設置自動切換裝置;風機在消防控制室必須有一對一的啟動按鈕,一旦發生火災,就可以使加壓送風機立即啟動;送風口(常開加壓送風口除外)設置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有與感煙探測器連鎖的自動開啟裝置或消防控制中心遠距離控制的開啟裝置;防煙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封閉避難層(間)的余壓值是否達到《高規》、《建規》之規定。在排煙支管和排煙風機的機房入口處是否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當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是否能自行啟動;排煙口平時是否能關閉,是否設置手動和自動開戶裝置,是否有與感煙探測器連鎖的自動開啟裝置或消防控制中心遠距離控制的開啟裝置。
(六)一般情況下,加壓送風機是否設置在不受建筑物內火災影響的送風機房內,-好設置在系統底部,且加壓送風系統的管道上不應裝設防火閥。其次凈空高度超過12m的室內中庭,豎向的排煙口是否按2至3層設一排煙口或者分段設置;排煙風機是否設置在該排煙系統-高排煙口的上部,不能采用將上層煙氣引向下層的風道的布置方式;-后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7m/s,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0m/s;用鍍鋅金屬風道時,風速不應超過20m/s,當采用混凝土砌塊或石棉板等其他非金屬材料風道時,風速不應超過15m/s。防排煙風機明敷的配電線路是否符合防火性能要求。
四、注意事項
(一)如果必須要在樓梯間的適當位置設置壓力傳感器,控制加壓送風機出口處的旁通泄壓閥,就要調整樓梯間的余壓值。
(二)人民防空工程避難走道的前室,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當需要共用系統時,應在支管上設置壓差自動調節裝置。避難走道的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量應按前室入口門洞風速不小于1.20m/s 計算確定。
(三)當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煙樓梯間需設置機械加壓送風時,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設置。若合用一個風道時,風量應疊加,且均應滿足地上,地下加壓送風系統的要求。
(四)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的場所不應設置百葉窗,不宜設置可開啟外窗,系統加壓送風量應計算窗縫的漏風量。
(五)當前室的加壓送風口為常開型的情況下,其前室應采用帶啟閉信號的常閉防火門,并應在加壓送風機的壓出段上設置防回流裝置或電動調節閥。
(六)機械加壓送風口不宜設置在被門擋住的部位。
(七)防煙樓梯間的加壓送風口一般采用自垂百葉式或常開百葉式風口,并應在加壓風機壓出段上設置防回流裝置或電動調節閥。
(八)如果剪刀樓梯間可合用一個風道,其風量按兩樓梯間風量計算,送風口應分別設置,塔式住宅設置一個前室的剪刀樓梯應分別設置加壓送風系統。
(九)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
(十)當建筑層數超過32層或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一般情況下其送風系統及送風量必須分段設計。